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究陕北黄土区退耕还林(草)后形成的主要植被群落类型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今后该地区人工林土壤碳汇管理以及生态效益评估提供参考依据,为我国北方森林土壤碳的相关研究积累基础数据.[方法]以吴起县大吉沟森林公园内的油松林、沙棘林、草地、油松沙棘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样区,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灰色关联法,探讨不同植被类型在0~100 cm土壤有机碳垂直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储量具有明显表聚现象,且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2)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表现为沙棘林(7.03 g/kg)>低坡度油松沙棘混交林(5.34 g/kg)>草地(5.16 g/kg)>高坡度油松沙棘混交林(3.87 g/kg)>油松林(3 g/kg),沙棘林与油松林、高坡度油松沙棘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呈显著性差异(P<0.05).(3)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介于41.11~74.76 t/hm2.(4)不同植被土壤剖面C/N在16.41~39.11之间,C/N均值由大到小表现为沙棘林(34.68)>低坡度油松沙棘混交林(25.88)>草地(25.82)>油松林(23.08)>高坡度油松沙棘混交林(22.71).(5)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理化因子与有机碳含量关联度均在中等关联以上,与有机碳含量关系密切.[结论]研究区在今后建设碳汇林时应充分考虑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优先选择沙棘等优势树种.
推荐文章
黄土丘陵区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
黄土丘陵区
人工林
土壤有机碳
黄土丘陵区退耕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地形植被对其的影响
黄土高原
小流域
退耕还林(草)
土壤有机碳
空间分布
地统计学
阿拉善主要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阿拉善
草地
土壤有机碳
影响因素
黄土高原小流域不同地形下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黄土高原
地形条件
土壤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陕北黄土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陕北黄土区 植被类型 土壤有机碳 碳氮比 灰色关联分析
年,卷(期) 2020,(11) 所属期刊栏目 林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3
页数 8页 分类号 S71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171/j.1000-1522.2020001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4)
共引文献  (687)
参考文献  (3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6(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0(4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4(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5(4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6(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7(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8(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9(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0(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1(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2(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3(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4(4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15(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16(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7(3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8(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9(12)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4)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陕北黄土区
植被类型
土壤有机碳
碳氮比
灰色关联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522
11-1932/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18-9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706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