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运用经皮内窥镜下经椎间孔入路与椎板间入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66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接受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ETD和PEID两组.其中PETD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31~75岁,平均(55.62±8.76)岁.PEID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30~68岁,平均(52.31±6.54)岁.术中观察指标包括术中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观察指标有术前、出院时、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最终疗效评定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末次随访优良率.结果:获得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两组分别为(15.82±3.34)和(15.52±3.61)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D组手术时间50~ 110 min,平均(85.67±26.33) min;透视次数16~34次,平均(26.46土10.58)次.PEID组手术时间45~90 min,平均(60.38±15.42) min;透视次数4~14次,平均(6.58±4.41)次;手术时间及透视次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手术前后评分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间段两组评分指标及末次疗效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D组出现1例神经根损伤,1例术后1个月复发,行二次PETD手术;PEID组术后1例出现足跖屈肌麻痹,予保守治疗后肌力恢复至4级;两组病例均无脑脊液漏、节段错误、椎间盘炎等并发症出现.结论:PETD和PEID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两者各有其优势,相互补充,术者应依据解剖特点因人而异实施,确保手术疗效.
推荐文章
全内窥镜下椎板间隙入路与椎间孔入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椎间盘突出
腰5骶1
椎间盘切除术
内窥镜
椎板间隙入路
椎间孔入路
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椎板间入路
单纯髓核摘除术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术,经皮
疗效比较研究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椎间孔入路与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66例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椎间孔入路 椎板间入路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8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8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椎间孔入路
椎板间入路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月刊
1005-0205
42-1340/R
大16开
武汉市珞喻路856号
38-182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5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271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