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 ADPKD )的发病率约为1/400-1/1000 ,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单基因的遗传性肾病[1]. 其临床可见双肾多发性进行性肾脏囊泡充液、泌尿系感染和持续性高血压等特征, 由于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大多数患者最终发展成为终末期肾脏病而不得不行肾移植手术或进行肾脏替代治疗[2~4]. ADPKD病变除累及肾脏外,还可引起肾外囊性病变,如肝脏囊肿、胰腺囊肿、心脏瓣膜病、结肠憩室和颅内动脉瘤等并发症[5]. 杨霓芝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同时也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医教研40余年,长期潜心于慢性肾脏病的诊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 笔者有幸随杨师研习,所获匪浅,现将杨师治疗多囊肾的经验及个人体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推荐文章
259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患者中医证型分析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
中医证型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杨霓芝治疗慢性肾病水肿经验
名医经验
杨霓芝
慢性肾病
益气活血
中医疗法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多囊肾病治疗
多囊蛋白
抗细胞增殖
抑制囊液分泌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的诊疗进展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
诊断
药物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杨霓芝教授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的临证经验
来源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0,(10) 所属期刊栏目 名医经验荟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7-849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霓芝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60 384 10.0 17.0
2 包崑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14 29 4.0 5.0
3 林文秋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 7 1.0 2.0
4 王子燕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 0 0.0 0.0
5 侯海晶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16 95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月刊
1009-587X
14-1277/R
大16开
山西太原市06079信箱
22-26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1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99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