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水稻抗、感近等基因系受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病菌侵染后酶活性的变化,为研究水稻细条病的抗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抗、感近等基因系LR19和LS19为材料,用针刺法接种细条病菌(处理),对照则用无菌水模拟接菌.在接菌后0、24、48、96 h取水稻分蘖期叶片为样品,分析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结果]接种后,LR19处理CAT、PAL、POD、PPO、SOD活性分别为269.36、39.61、31677.75、106.4、2035.44 U/g,对照分别为195.16、33.23、21449.75、85.67、1139.38 U/g.LS19处理CAT、PAL、POD、PPO、SOD活性分别为149.13、34.3、26635.25、87.6、1354.82 U/g,对照分别为73.95、30.45、10506.43、62.3、779.5 U/g.细条病菌侵染后,LR19和LS19的CAT、PAL、POD、PPO和SOD活性均增加,且都高于LS19;而细条病菌侵染导致LR19和LS19的MDA含量降低,且LR19总体低于LS19.[结论]CAT、PAL、POD、PPO、SOD活性的增强有助于提高细条病抗性,而MDA含量积累与细条病抗性呈负相关.这些酶活性可作为水稻细条病抗性鉴定的辅助评价指标.
推荐文章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广谱抗性资源筛选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广谱抗性
抗性资源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发生
防治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技术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发生
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侵染后抗、感近等基因系酶活性的变化
来源期刊 广东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近等基因系 抗性
年,卷(期) 2020,(8)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96
页数 9页 分类号 S435.111.4+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768/j.issn.1004-874X.2020.08.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芳 80 355 11.0 15.0
2 张慧 15 62 5.0 7.0
3 何圣贤 1 0 0.0 0.0
4 万瑶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2)
共引文献  (261)
参考文献  (3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5(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5(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6(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7(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2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6(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8(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9(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近等基因系
抗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农业科学
月刊
1004-874X
44-1267/S
大16开
广州市五山广东省农科院内
46-43
196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242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808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