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海南本地种槟榔植株为材料,测量槟榔叶长(leaf length,LL)、叶宽(leaf width,LW)、叶片数(leaf number,LN)、花苞数(bud number,BN)、节数(node number,NN)、茎粗(stem diameter,SD)、株高(plant height,PH)、茎高(stem height,SH)和节间长度(internode length,IL)等可简单测量的特征指标,通过建立估测模型预测槟榔植株单片叶片干物质量(leaf dry weight,LDW)、茎杆干物质量(stem dry weight,SDW)及地上部分干物质量(aboveground dry weight,ADW).结果 表明:通过模型拟合和择优得到槟榔茎杆干物质量的估测模型为:SDW=0.2518 SD0+0.0423 PH-23.8883,槟榔茎杆干物质积累量主要受株高(PH)、0 m茎粗(SD0)的综合影响,决定系数R2=0.7157,样本株数为36株,另外18株进行外部验证,相关系数r=0.9165;槟榔单片叶片干物质量的估测模为:LDW=3.9726 LL+2.8402 LW-297.6869,槟榔单片叶干物质积累量主要受叶长(LL)、叶宽(LW)的综合影响,决定系数R2=0.6054,样本叶片数量为177片,另外88片进行外部验证,相关系数r=0.7528;槟榔地上部分干物质量的估测模型为:ADW=0.3283 SD0+0.0415 PH-23.7333,槟榔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主要受0 m茎粗(SD0)、株高(PH)的综合影响,决定系数R2=0.6932,样本株数为36株,另外18株进行外部验证,相关系数r=0.9028.通过大量数据的观测分析,建立的槟榔生物量预测经验模型,可以将其作为最优生物量预测模型用于槟榔地上部分生物量的估算,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刺槐萌生林生物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刺槐
萌生林
生物量
模型
森林生物量模型综述
森林生物量
单木生物量模型
大尺度森林生物量模型
材积源生物量模型
遥感
基于不同预测变量的橡胶树地上生物量模型
地上生物量
木材基本密度
橡胶树
度量误差模型
乌兰布和沙漠7种灌木生物量的预测模型
生物量
预测模型
灌木
乌兰布和沙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槟榔生物量预测模型建立与应用
来源期刊 热带作物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槟榔 生物量 预测模型 养分吸收规律
年,卷(期) 2020,(9)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与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83-1789
页数 7页 分类号 S792.9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20.09.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0)
共引文献  (211)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2(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7(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4(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5(25)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7(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8(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9(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槟榔
生物量
预测模型
养分吸收规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作物学报
月刊
1000-2561
46-1019/S
大16开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6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52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