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首先,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在电子电离源(EI)下对苯氧乙醇及其同系物的三甲基硅烷(TMS)衍生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一类化合物均可产生显著的骨架重排产物离子m/z 166或其次级碎裂产物离子m/z 151.然后,对其它类型的芳氧烷醇、芳氧烷酸等的三甲基硅烷衍生物的质谱分析结果同样有此重排产物离子产生,对这一类化合物的二甲基叔丁基硅烷(TBDMS)衍生物、二甲基五氟苯基硅烷(DMPFS)衍生物的质谱分析也均得到了相应的重排产物离子.最后,推测重排产物离子可能的质谱裂解途径为芳氧基氧原子上的非键n电子被电离成为活性反应中心后,在游离基中心的诱导下,硅烷基作为迁移基团迁移到氧原子上形成新的O-Si键,得到重排产物离子m/z[89+Ar],该离子通过α断裂得到次级重排产物离子m/z[74+Ar].
推荐文章
酶促核苷类化合物酯类衍生物的合成
核苷
酶促区域选择性酰化
脂肪酶
姜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与吲哚类化合物的Friedel-Crafts反应
芳姜黄酮
合成
羟醛缩合
Friedel-Crafts反应
金刚烷类化合物的主要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金刚烷
生物活性
研究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芳氧基烷醇类化合物的硅烷衍生物质谱碎裂中的重排反应
来源期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骨架重排 硅烷衍生物 苯氧烷醇 气质联用
年,卷(期) 2020,(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64-1771
页数 8页 分类号 O657.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毅 10 4 2.0 2.0
2 常静 2 0 0.0 0.0
3 陈丽 2 0 0.0 0.0
4 梁芝梅 1 0 0.0 0.0
5 何育峰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架重排
硅烷衍生物
苯氧烷醇
气质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月刊
1004-1656
51-1378/O6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内
62-18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9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