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采用多熔体铸造工艺和混合熔炼铸造工艺铸造Al-Zn-Mg-Cu合金,对两种铸造工艺的Al-Zn-Mg-Cu合金进行挤压,经过固溶时效处理后使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拉伸机及电导率测试仪测试合金的力学及电学性能.结果表明:多熔体铸造的Al-Zn-Mg-Cu合金,Zn和Mg是主要的强化元素,多熔体铸造工艺较混合熔炼铸造工艺铸造的Al-Zn-Mg-Cu合金形成了更多的MgZn2和Al2Mg3Zn3强化相,力学性能有了提升.经450℃固溶1小时,135℃人工时效10h至19h,合金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呈现上升趋势,电学性能也逐渐提升,合金的延伸率呈下降趋势,多熔体铸造工艺较混合熔炼铸造工艺力学性能更好.19h之后,合金的力学及电学性能开始下降.
推荐文章
新型Al-Zn-Mg-Cu合金型材双级时效组织性能研究
Al-Zn-Mg-Cu合金
型材
双级时效
显微组织
性能
固溶方式对 Al-Zn-Mg-Cu 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固溶处理
Al-Zn-Mg-Cu合金
显微组织
电导率
织构
微量Cu元素对Al-Zn-Mg-Cu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Al-Zn-Mg合金
挤压
固溶
时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熔体铸造Al-Zn-Mg-Cu合金固溶时效组织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新型工业化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Al-Zn-Mg-Cu合金 多熔体铸造 固溶时效 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工业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126,139
页数 3页 分类号 TG156.9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335/j.cnki.2095-6649.2020.06.04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9)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l-Zn-Mg-Cu合金
多熔体铸造
固溶时效
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型工业化
月刊
2095-6649
11-5947/TB
16开
北京石景山区鲁谷路35号1106室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4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6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