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古茶园特殊的生态系统中,环境与地理因子,以及人为管理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和茶树的生长以及茶叶的品质、产量都产生一定的影响,探索在这些因素作用下古茶园中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组成与结构,以阐明主要影响因素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后期茶树育种和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选取茶树起源地之一的临沧市8个县区(临翔、双江、耿马、沧源、镇康、永德、云县和凤庆)101个古茶园的448份土壤样品中的细菌和真菌群落,基于16S和IT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pH、经纬度和海拔等因素对古茶园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发现,pH和海拔的变化对真菌群落相对丰度的影响较细菌的更显著,并且其在随pH和海拔的变化中呈现不同的变化模式.pH对细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相比于真菌更大,且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在pH为4.5—5.0和海拔2200 m组中均为最高,而真菌的则在pH为4.0—5.5和海拔900 m组中最高.不同海拔地区茶园结果显示,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α多样性最高的分别是在海拔2200 m和900 m.细菌和真菌群落的OTUs数在海拔1400 m和1800 m组中分别最高,所有分组间共有2869个细菌OTUs序列,但仅共有453个真菌OTUs序列.相对丰度占据绝对优势的Ascomycota和Basidiomycota在所有8个县区都是优势真菌门,其中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在沧源中相对于其他7个县区呈最高且差异显著.环境与地理因子与土壤微生物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在不同的环境和地理因子中具有类似的模式,进一步关联发现纬度与海拔对细菌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的影响比真菌群落更大.综上,古茶园生态系统中主要发生人为活动对茶园土壤真菌群落做出的"选择",而生活环境对细菌群落的"压力"相对于人为活动更强烈.
推荐文章
基于16S rDNA测序对茶园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茶园土壤
细菌
宏基因组
高通量测序
多样性
英德市茶园土壤昆虫病原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
茶园
土壤
昆虫病原真菌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茶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茶园
根际土壤
细菌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茶树修剪物对茶园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影响研究
茶树修剪物
PCR-DGGE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临沧市古茶园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研究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叶种茶 古茶园 土壤微生物 16S和ITSrRNA 环境 地理因子 人为活动
年,卷(期) 202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07-2321
页数 15页 分类号 S181|X17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0.12.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1)
共引文献  (98)
参考文献  (4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4)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9(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叶种茶
古茶园
土壤微生物
16S和ITSrRNA
环境
地理因子
人为活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