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在海南各植桑区均发现桑小头木虱(Paurocephala sauteri Enderlein)严重为害,桑园被害株率达100%.在我国,该木虱仅记录于台湾省,为我国大陆新入侵害虫.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27±1)℃、RH(70±5)%、12L:12D],采用45日龄桑树扦插苗和离体叶片饲养,对桑小头木虱的发育与繁殖特性及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开展观察.结果 表明,桑小头木虱生活史包括卵、1~5龄若虫和成虫期.各龄期主要形态特征为:卵呈水滴形,带短的卵柄,端部具细长的端丝,初产时乳白色,待孵化时可见淡红色眼点;1龄若虫头、胸部乳白色,复眼和腹部橘黄色,无翅芽;2~5龄若虫黄绿色,随着龄期增加,体长增加,翅芽随之变化.2龄翅芽出现,稍突起;3龄翅芽较小,呈三角形;4龄和5龄翅芽长椭圆形,其中5龄超过腹部第1节.各龄若虫和初羽化成虫均可分泌白色球形蜡质.雌雄成虫以两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羽化3 d后体色由黄绿色逐渐变为黄褐色并开始交配,交配时间为0.5~3 h,结束交配18~21 h后开始产卵,产卵量为20~42粒.卵单个散产于叶片背面叶脉处,偶尔可见产于新抽嫩叶正面边缘,5~7 d后孵化,孵化率为98.19%,雌性百分率为70.44%.若虫期12~18 d,完成一代的时间为18~24 d.本研究将为桑小头木虱的准确识别与监测,以及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前提条件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