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1907年,鲁迅在《摩罗诗力说》推荐和介绍了一批风格近似的欧洲诗人。"摩罗"为梵文的音译,意指佛教传说之中专事破坏的魔鬼。鲁迅力图转借这个概念召唤摧枯拉朽的浪漫主义幽灵。鲁迅构思的"摩罗诗力"很大程度地指向了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统气质:节制,内敛,保守,谨慎。许多时候,这些气质是儒家文化人格理想的投射。儒家子弟必须以坚忍的姿态抵近目标,譬如"克己复礼"。
推荐文章
消费文化与工人阶级
消费文化
中产阶级
工人阶级
矛盾
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文化程度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
精神分裂症
父亲
母亲
教育程度
家庭功能
析因方差分析
<离骚>与<西风颂>的浪漫主义精神比较研究
浪漫主义精神
比较研究
<离骚>
<西风颂>
试论校园音乐文化的兴衰转变
校园音乐
兴衰转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浪漫精神的兴衰:家庭、阶级与文化幻象
来源期刊 社会科学文摘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摩罗诗力说》 浪漫精神 人格理想 中国古典文化 摩罗 儒家文化 克己复礼 浪漫主义
年,卷(期) 202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05
页数 3页 分类号 I207.4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南帆 61 246 8.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摩罗诗力说》
浪漫精神
人格理想
中国古典文化
摩罗
儒家文化
克己复礼
浪漫主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会科学文摘
月刊
2096-1979
31-2120/C
大16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328室
4-918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01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