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育成强抗寒新品种/系在高海拔高纬度种植的生态适应性和甘蓝型冬油菜北移的可行性,实现劣质低效白菜型冬油菜品种替代、农田生态改善和产业提升.[方法]以新育成的10个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品系为材料,选择甘蓝型冬油菜原种植区和典型北移生态区为试点,研究了甘蓝型冬油菜强抗寒品种在高纬度、高海拔冷凉区越冬,其生育期、产量、品质、株型等性状的变化.[结果]在原种植区(天水)甘蓝型冬油菜均能安全越冬,北移种植后甘蓝型冬油菜越冬率明显降低.对照品种(甘杂1号)在北移区(白银、定西)种植不能正常越冬;10个强抗寒品种在白银试点均能安全越冬,其越冬率在81%-94%之间;在定西试点越冬率在51%-88%之间,其中6个强抗寒品系可在定西安全越冬(≥75%).甘蓝型冬油菜北移后生育期延长52-70 d;北移至白银,强抗寒品系产量变幅在-11.05%-44.67%,产量最高达5 170.80 kg·hm-2,定西试点各参试品系产量均明显降低,产量最高为3 392.85 kg·hm2.北移种植后参试品种株高、分枝部位降低,二次分枝增加,株型变差;全株角果数降低,角粒数、千粒重增加,角粒性状变优.北移后甘蓝型冬油菜含油量、硫苷含量降低,芥酸含量增加.参试品系/种中1个为双低优质强抗寒品系(16NS20H1),1个为低芥酸抗寒品种(甘杂1号).相关性分析表明,越冬率、产量、株高、分枝部位、主花序长度、含油量、硫苷含量与海拔、纬度显著负相关,与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无霜期天数、最冷月温度显著正相关;而生育期、二次分枝变化相反.在北移区甘蓝型冬油菜抗倒伏性显著优于白菜型.[结论]育成的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新品系抗寒性比对照(甘杂1号)明显增强,可以在北纬36°12′、海拔2 248 m的地区安全越冬;可通过选择高产优质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品系,提升北方强冬性区冬油菜产量水平和品质营养价值.
推荐文章
新疆绿洲生态区冬油菜适应性分析
冬油菜
越冬率
农艺性状
适应性
冬油菜在西北旱寒区的适应性和北移的可行性研究
冬油菜
西北旱寒区
适应性
北移
不同冬油菜品种抗寒性研究
冬油菜
旱寒区
抗寒性
适应性
效益分析
甘蓝型冬油菜在甘肃中东部干旱山区适应性研究
甘蓝型油菜
冬油菜
干旱山区
丰产性
适应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蓝型冬油菜北移种植的适应性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甘蓝型冬油菜 北移 越冬率 产量 农艺性状 品质
年,卷(期) 2020,(20)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农业信息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64-4176
页数 1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0.20.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9)
共引文献  (349)
参考文献  (3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5(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6(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1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2(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1)
2013(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4(4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15(3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6(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7(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蓝型冬油菜
北移
越冬率
产量
农艺性状
品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