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面对大数据时代恶意代码飞速增长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DQN的恶意代码检测分类方法.该方法将恶意代码反汇编文件可视化为灰度图像,建立基于DQN的恶意代码分类模型对恶意代码灰度图像进行分类.该方法结合了强化学习的试错机制和动作优化策略,以及深度学习对图像深层特征的挖掘,实现了对恶意代码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其他分类方法而言,具有更高分类准确率.
推荐文章
基于模糊识别恶意代码检测技术的研究
模糊识别
恶意代码
支持向量机
基于对象语义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
恶意代码检测
系统对象
抗混淆
语义
状态变迁图
基于敏感点覆盖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
恶意代码检测
敏感行为函数
系统函数调用图
敏感路径
符号执行
路径条件驱动的混淆恶意代码检测
程序调试
恶意代码检测
代码混淆
路径分析
动态测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DQN的恶意代码检测研究
来源期刊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学科
关键词 恶意代码检测 强化学习 深度学习 DQN 纹理特征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安全模型、算法与编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0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65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凤英 51 260 9.0 13.0
2 贾立鹏 1 0 0.0 0.0
3 姜倩玉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
共引文献  (19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恶意代码检测
强化学习
深度学习
DQN
纹理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月刊
1009-6833
11-4522/TP
大16开
北京市
2-741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340
总下载数(次)
61
总被引数(次)
3373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