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各医家对伤寒差后更发热原因的认识主要有:余热未尽、劳复、邪在少阳、重感于邪.对脉浮和脉沉实选用方剂的观点主要有:脉浮用枳实栀子豉汤,脉沉实者加大黄;脉浮用麻桂剂,脉沉实用承气剂;脉浮用柴胡桂枝汤,脉沉实用大柴胡汤.本文认为,伤寒差后更发热应为劳复使然,无明显表里症状者,用小柴胡汤和解之;如脉浮,为病后正气尚虚,重感于寒,可用柴胡桂枝汤微发汗解之;如脉沉实,为饮食失节,里有宿食,可用大柴胡汤下之.
推荐文章
阴阳学说在《伤寒论》辨证中的运用
阴阳学说
伤寒论
辨证
《伤寒论》伤寒生死辨证研究
《伤寒论》
伤寒
生死辨证
《伤寒论》六经辨证本质探析
张仲景
六经辨证
六经渊源
运气学说
《伤寒论》治胃脘痛方选析
伤寒论
胃脘痛
建中汤
旋复代赭汤
半夏泻心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伤寒差后更发热及选方辨证探析
来源期刊 中医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伤寒差后更发热 劳复 脉浮 脉沉实 小柴胡汤 柴胡桂枝汤 大柴胡汤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1-25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5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8/j.issn.1674-8999.2020.02.05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钟相根 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教研室 93 825 17.0 27.0
2 李志鸣 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教研室 4 1 1.0 1.0
3 徐爽 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教研室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伤寒差后更发热
劳复
脉浮
脉沉实
小柴胡汤
柴胡桂枝汤
大柴胡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学报
月刊
1674-8999
41-1411/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号
36-15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9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64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