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铜鼓作为古称"南蛮之地"特有的象征权力、地位、礼、乐、召集的重器,在中国铜器中有着"北鼎南鼓"的盛誉。自铜鼓制作进入壮族先民生活后,先后受到族群图腾崇拜、原始信仰、渔猎捕捞文化、稻作生产文化、中原汉文化的直接影响,在形制和纹饰的内容上综合演绎出"三界"宇宙认知观、族群鸟图腾崇拜、蛙神信仰、水上祭祀活动、水田劳作生活等,完整记录民族文化精髓和审美判断。壮族铜鼓在铸造上巧用美学法则,并用贯穿始终的拓印式制作手法推动几何形装饰图案发展与创新。
推荐文章
美术教学中的民族艺术资源应用探究
民族艺术资源
美术教学
传统文化
生态道德论视域下广西少数民族艺术的当代价值解析
广西少数民族艺术
生态道德论
当代价值
民族艺术设计语言与现代艺术设计关系探讨
民族艺术
设计语言
现代艺术
设计关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民族艺术教育视域下壮族铜鼓文化内涵解读
来源期刊 文化月刊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壮族铜鼓 民族艺术 美学法则 纹饰手法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153
页数 2页 分类号 G12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学奇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9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壮族铜鼓
民族艺术
美学法则
纹饰手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化月刊
月刊
1004-6631
11-3120/G2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15号409室
2-23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21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20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