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了一系列Ba2YAlO5:0.2Eu3+,xNa+(x=0.01,0.03,0.05,0.10,0.20,0.30)荧光粉,研究了Eu3+,Na+掺杂对晶体结构的影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荧光材料的微观形貌,使用荧光光谱仪对荧光粉的激发和发射光学特性进行观测和分析,从理论上研究了浓度猝灭和能量传递现象.在613 nm监测波段下,激发光谱在270~290 nm处出现O2-→Eu3+电荷转移带,395 nm和465 nm处出现峰值,在465 nm处峰值最大,对应于7 F0→5 D2跃迁.在465 nm监测波长下,观察到在613 nm处发射峰最强,对应于5 D0→7 F2跃迁,钠离子最优掺杂浓度为x=0.03.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基质中的能量传递在最近邻离子之间.对发光材料进行热稳定性测试和分析,计算得到热猝灭激活能的值为0.058 eV,计算出Ba2YAlO5:0.2Eu3+,0.03 Na+荧光粉的色坐标位于(0.61,0.39),非常接近于国际照明委员会规定的标准色坐标(0.67,0.33).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a2YAlO5:Eu3+,Na+荧光粉的合成和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人工晶体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荧光粉 高温固相 光致发光 浓度猝灭 能量传递 热稳定性 色坐标
年,卷(期) 202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02-2307
页数 6页 分类号 O73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9(8)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荧光粉
高温固相
光致发光
浓度猝灭
能量传递
热稳定性
色坐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工晶体学报
月刊
1000-985X
11-2637/O7
16开
北京朝阳区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北京733信箱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2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80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