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捕获和连接的环介导等温扩增(CLIP-LAMP)技术,为医学诊断和病原体检测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方法 根据靶标DNA或RNA序列设计特异性的捕获探针和具有茎环结构的检测探针.无需核酸提取,直接裂解全血和干血片等样本后,通过捕获探针将靶核酸固定于96孔板上.检测探针进行特异性的连接反应,形成扩增模板,进行荧光定量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将此方法应用于疟疾的检测中,定量检测疟原虫的18S rRNA,评估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 此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检测到低至0.01个/μL的疟原虫,较传统的镜检和RDT灵敏度高,可准确检测到疟原虫的感染样品.此方法可在4 h内完成96个样本的检测,快速高效.结论 建立了一种捕获和连接的等温扩增技术,为疾病的分子诊断和基因筛查提供了新的灵敏、高效的方法.
推荐文章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猪细小病毒的试验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猪细小病毒(PPV)
PCR
荧光指示剂
猪圆环病毒2型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的研究
猪圆环病毒2型(PCV-2)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敏感性
特异性
快速检测
环介导管温扩增技术在动物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环介导等温扩增
链置换反应
动物病原
检测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在登革病毒临床检测中的运用
登革病毒
环介导等温扩增
快速检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捕获和连接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来源期刊 基础医学与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核酸检测 疟原虫
年,卷(期) 2020,(11)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37-154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直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11 11 2.0 3.0
2 骈红茹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1 0 0.0 0.0
3 杨明珠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环介导等温扩增
核酸检测
疟原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基础医学与临床
月刊
1001-6325
11-2652/R
大16开
北京东单三条5号
82-35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1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95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