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摘要:
为了建立一种能够快速、准确、高效地检测山核桃干腐病菌的技术,本研究根据茶蔗子葡萄座腔菌的β-tubulin基因序列设计外引物、内引物和环引物,并对扩增体系和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分析其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使用羟基萘酚蓝(H NB)作为反应指示剂,反应体系(Bst DNA聚合酶0.16U/μL,外引物F3和B3均为0.2 μmol/L,内引物FIP和BIP均为1.6 μmol/L,环引物LB为0.8μmol/L,Mg2+为4 mmol/L,dNTP为1 mmol/L,甜菜碱Betaine为0.6 mmol/L)在等温(64℃)条件下反应1h能特异性检测山核桃干腐病菌:以山核桃干腐病菌DNA为模板的反应液呈阳性(变为蓝色),而其余的病菌均为阴性(仍为紫色),该技术的最低检测限为1 pg/μL.
推荐文章
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山核桃干腐病病菌潜伏侵染量方法的建立
森林保护学
山核桃干腐病
实时荧光定量PCR
特异性引物
基因组DNA
猪圆环病毒2型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的研究
猪圆环病毒2型(PCV-2)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敏感性
特异性
快速检测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猪细小病毒的试验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猪细小病毒(PPV)
PCR
荧光指示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山核桃干腐病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
来源期刊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山核桃干腐病 茶蔗子葡萄座腔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91,100
页数 6页 分类号 S512.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20/j.cnki.jauh.2018.008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莹莹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1 1 1.0 1.0
2 王叶青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4)
共引文献  (72)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1(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2(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山核桃干腐病
茶蔗子葡萄座腔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573
13-1076/S
大16开
195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93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