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文对临界模式(BCM)混合光伏微型逆变器的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该新型电路拓扑为非隔离虚拟直流母线结构,一方面,继承了升压-反激变换器的低变压器匝比、低漏感量、低电压应力等优点;另一方面,还具有反激变换器的降压特性.利用混合变换器在BCM的自然谐振特性,实现了主开关管的零电压或者谷压软开关,以及整流二极管的零电流软开关.升压-反激变换器还提供了固有的无损吸收电路,使变压器的漏感能量得以利用,并实现了主开关管关断电压尖峰的钳位.上述特性使混合逆变器具有比传统的反激逆变器更小的变压器体积和更高的变换器效率.文中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同时,推导了一种参考电流数学公式,以保证高的并网电流质量.最后,搭建一台240W实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该电路拓扑的性能.
推荐文章
并网光伏逆变器效率现场试验技术分析
逆变器效率
欧洲效率
加州效率
中国效率
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和仿真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电池组件
并网变换器
PSCAD
光伏发电逆变器结构的优化探讨
光伏发电
逆变器
优化
Z源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
Z源型逆变器
光伏并网
Z源阻抗网络
直通矢量
占空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临界模式混合光伏微型逆变器的特性分析
来源期刊 电工技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混合微型逆变器 低匝比 低漏感量 低电压应力 软开关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电力电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0-1302
页数 13页 分类号 TM46
字数 62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595/j.cnki.1000-6753.tces.1901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运祥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240 2754 28.0 43.0
2 陈刚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14 117 6.0 10.0
3 王学梅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30 566 11.0 23.0
4 张峰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8 24 3.0 4.0
5 胡炎申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9)
共引文献  (85)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混合微型逆变器
低匝比
低漏感量
低电压应力
软开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工技术学报
半月刊
1000-6753
11-2188/TM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2号天莲大厦10层
6-117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330
总下载数(次)
38
总被引数(次)
19555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