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协同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疗效指标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某院从2017年5月1日-2019年5月1日收治的维持性血透患者84例进行研究,将其按照信封法随机等分成协同组及透析组,每组42例.透析组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协同组则予以血液透析协同血液灌流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磷、血钙、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3)、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血清炎症指标水平,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Ib)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协同组血磷、FGF-23、iPTH水平分别为1.63±0.34rnmol/L、 471.27±63.05ng/L、 301.52±162.38ng/L,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透析组的2.05±0.49mmol/L、 527.04±100.37ng/L、 642.10±423.84ng/L,而血钙水平为2.40±0.23mmol/L,高于治疗前,且高于透析组的2.19±0.21mmol/L,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协同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别为52.19±8.31ng/L、 81.74±10.47ng/L、6.34±1.47mg/L,均显著低于透析组的85.22±10.84ng/L、105.22±18.76ng/L、10.75±2.10mg/L,亦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协同组Hb、AIb水平分别为108.72±20.83g/L、 39.87±6.23g/L,均显著高于透析组的97.23±16.82g/L、 34.82±5.75g/L,也具有显著差异.2组在皮肤瘙痒、睡眠障碍、高血压发生率方面对比均不明显.结论 血液透析协同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疗效较高,且安全性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液透析协同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疗效指标及安全性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病案 学科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治疗有效性 安全性 微炎症状态
年,卷(期) 2020,(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1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6)
共引文献  (117)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5(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1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1)
2017(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8(24)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9(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治疗有效性
安全性
微炎症状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案
月刊
1672-2566
11-4998/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路8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80-109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0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92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