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李长之写有多篇关于"批评精神"的文章.他之所以反复谈到批评精神,一方面受到其所处时代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与他的学术历程息息相关.其中,生命哲学的观点是他"批评精神"概念的本源所在.其"批评精神"概念的基本内核在于不盲从、感情的批评主义和理想人格建构等.他希冀实现由批评实践发掘理想人格,并以此达到人类心灵的涵化共鸣的目标.在"新时代"重温李长之的"批评精神"概念,有着宝贵的启示意义.
推荐文章
论批评报道的新闻特点
批评报道
新闻价值
广义真实性
普遍重要性
广泛接受性
浮士德精神与生态批评刍议
《浮士德》
生态批评
人类中心主义
价值重估
护士长的批评艺术
护士长
批评
护理管理
李贽与金圣叹的《水浒传》批评之比较
李贽
金圣叹
<水浒传>
创作论
主题论
人物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批评精神——以李长之为例
来源期刊 四川戏剧 学科
关键词 批评精神 李长之 生命哲学 不盲从 理想人格
年,卷(期) 2020,(10) 所属期刊栏目 今日论坛/艺术理论与批评拓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4,41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批评精神
李长之
生命哲学
不盲从
理想人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戏剧
月刊
1003-7500
51-1087/J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下汪家拐街22号
62-112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62
总下载数(次)
38
总被引数(次)
91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