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稻小龙虾综合种养规模扩大,小龙虾长期养繁一体出现了产量不稳、规格小、种质退化等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了繁养分离的模式,在此模式下育苗的区域专业育苗,养成虾的区域只养成虾,可提升虾苗种质,实现成虾精准养殖,促进稻虾协同管理.稻渔综合种养在水产品保供给和水产养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稻小龙虾种养面积、水产品产量分别为1658.15万亩、177.25万吨,分别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总量的47.70%和60.84%,是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规模最大的模式.随着小龙虾养殖规模扩大,养殖业竞争加剧,虾苗市场饱和,效益将逐步减少,成虾规格、品质带来的市场价格差距将继续拉大,"养繁一体"模式产量不稳、规格小、种质退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推荐文章
稻虾种养对水稻产量和粮食安全的影响
稻虾种养模式
水稻产量
养殖沟占比
粮食安全
江苏沿海地区虾稻共作种养模式与关键技术
江苏沿海
虾稻共作
立体种养
生态有机
技术规程
苏北地区稻虾共作立体种养模式与关键技术
稻虾共作
立体种养
生态有机
技术规程
稻-鸭-虾复合种养模式生产现状及优势
稻-鸭-虾
复合种养模式
现状
优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繁养分离稻虾 种养模式的优势及实践
来源期刊 中国水产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0,(12)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3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水产
月刊
1002-6681
11-1154/S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18号
2-136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2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02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