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个体化3D打印模型辅助后路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寰枢椎不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患者根据经验徒手进行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通过3D打印技术建立个体化颈椎3D打印模型,术前通过模拟置钉、内固定术进行处理,获得个体化置钉数据,为真实手术提供辅助作用,对患者行一期后路减压术、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前后的疼痛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寰椎齿突间隙、延髓颈髓角.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寰椎齿突间隙小于术前,延髓颈髓角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的寰椎齿突间隙小于术前,延髓颈髓角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疼痛评分、JOA评分、寰椎齿突间隙、延髓颈髓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寰椎齿突间隙小于对照组,延髓颈髓角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寰枢椎不稳患者中,应用个体化3D打印模型辅助后路固定治疗,可以提高置钉成功率,使神经根、椎动脉得到保护,安全性良好,尤其是对先天椎体变异患者以及椎动脉“高跨”患者来说,个体化3D打印模型辅助后路固定治疗的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