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微博、微信、QQ等各种新型社交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媒体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网络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型法律问题。比如,侵犯名誉权的方式从传统的口头、书面模式移至隔空、网络模式,利用网络侵害名誉权的案件逐年增多。由于网络名誉侵权主体往往运用虚拟网名实施侵权,实际侵权人难以查找,而且网络证据的可删除、更改性,导致侵权证据采集与采信难,网络名誉侵权案件的责任认定较传统名誉侵权案件的责任认定更为复杂。
推荐文章
网络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地域管辖问题
网络知识产权
侵权
地域管辖
论环境侵权案件中部分因果关系的适用
环境侵权
因果关系
举证责任倒置
部分因果关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网络名誉侵权案件证明标准问题的思考
来源期刊 中国审判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侵权人 网络证据 网络模式 证据采集 社交平台 责任认定 侵犯名誉权 虚拟网
年,卷(期) 2020,(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103
页数 4页 分类号 D9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侵权人
网络证据
网络模式
证据采集
社交平台
责任认定
侵犯名誉权
虚拟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审判
半月刊
1673-5498
11-5414/D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1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66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