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芦席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使用非常广泛,在当时,它不仅是一个生产用具还是一个生活用品,是农耕时期家家户户的一个必需品.芦苇篾子编织的席子平整光滑、结实耐用、隔热防潮、透气、便于擦拭;正因为芦席的这些天然属性,使得芦席的使用很普遍.芦席花纹规律、简洁、美观.芦席曾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随着社会发展、市场竞争、居住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芦席慢慢地被其他产品取代,使用芦席的人越来越少,编织芦席的匠人也纷纷改行,芦席编织这项传统技艺也不常见了.
推荐文章
论关中地区棱格窗花的文化渊源
棱格图纹
窗花
渊源
文化意蕴
陕西省关中地区面花制作的特点与文化蕴涵
民间工艺美术
陕西面花
制作特点
文化传承
关中地区农业节水分区研究
农业节水分区
关中地区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系统聚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关中地区农耕时代的芦席文化
来源期刊 炎黄地理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0,(12) 所属期刊栏目 风土人情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9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炎黄地理
月刊
2096-6185
14-1368/K
太原市小店区党校路11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