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颈内动脉狭窄为主要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病因.血流动力学改变在其病程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能力下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autonomic function)为重要血流动力学调节功能.然而,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以及压力反射敏感度(baroreflex sensitivity,BRS)在颈内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尚未阐明,且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在该类脑卒中的作用尚未明确.本研究监测颈内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CA以及BRS,探讨在指导临床诊疗以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在连续招募的患者和对照组中,同时监测脑血流速度(CBFV)和逐搏血压(ABP)来评估CA和BRS.传递函数分析用于得出CA参数,包括相位差(PD)和低频范围(0.06-0.12 Hz)中的相干性.结果:入选了60名健康对照者,39名颈内动脉窦部狭窄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病例组中,双侧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3个月预后不良组中,CA以及BRS均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梗死侧CA与BRS呈显著正相关,r=0.357,p=0.035.结论:CA以及BRS在颈内动脉窦部狭窄所致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受损,与3个月预后相关,且两者存在相关性,可作为有效评估,并指导个性化治疗.
推荐文章
单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
颈动脉狭窄
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
平均动脉压
脑组织氧饱和指数
糖尿病合并颈内动脉狭窄与脑血流自动调节的研究
糖尿病
颈内动脉狭窄
脑血流自动调节
经颅多普勒超声
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的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评估
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
非线性动力学
互近似熵
TCD对颈内动脉中度及重度狭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评估价值
颈动脉狭窄
经颅多普勒
脑血流储备能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血流自动调节与压力反射敏感度评估在颈内动脉窦部狭窄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长寿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78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274/j.1006-2742.2020.02.07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寿
月刊
1006-2742
12-1040/N
16开
天津市和平区西康路35号康岳大厦11层
6-66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47
总下载数(次)
2536
总被引数(次)
2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