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网络的应用普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逐渐变得虚拟化。特别是对于信息技术掌握更为迅速的大学生群体,基于互联网信息传递渠道的更加广泛应用,除了利用互联网进行正常的各种信息交流外,大学生群体也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网络的方式来宣泄情绪、情感。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隐蔽性、快捷性等特点,大学生群体在通过网络宣泄情绪的同时,会产生一定量的负面性情绪信号。由于互联网传播机制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管、引导机制,大学生群体的负面情绪难以通过特立渠道顺利宣泄,从而导致大学生群体负面情绪导致的不良行为层出不穷。这些现象的出现,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这不仅要求高校的管理者们要熟练掌握通过网络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情绪疏导的方法,也需要让高校与社会相关部门共同明确构建安全有效的网络宣泄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推荐文章
互联网视角下大学生情绪表达与风险规避
互联网
大学生情绪
网络集群
风险规避
"互联网+"大学生志愿服务对策研究
'互联网+'
大学生志愿服务
服务机制
对策研究
当代中国大学生意愿服务保障途径研究
当代大学生
志愿服务
保障途径
关于当代中国大学生人格美育的设想
大学生
人格教育
美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当代中国大学生互联网情绪的传播研究——以安徽新华学院为例
来源期刊 海外文摘 学科
关键词 互联网情绪 大学生 传播
年,卷(期) 2020,(19) 所属期刊栏目 业务探讨 |BUSINESS DISCUSSION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3-126
页数 4页 分类号 G420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331/j.1003-2177.2020.19.05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互联网情绪
大学生
传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外文摘
周刊
1003-2177
11-1820/Z
北京西四北五条2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