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究后pilon骨折采用经改良的后内侧入路联合支撑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合并关节面塌陷的后pilon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改良的后内侧入路联合支撑技术治疗,分析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3.65±0.28)个月,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5.12%;患者术后VAS评分为(1.08±0.28)分,低于术前;AOFAS评分为(95.26±2.28)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09、82.407,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内固定物断裂、松动等情况出现,1例患者因术后行功能锻炼的时间过早,后内侧手术切口愈合延迟,2周换药后愈合,1例有轻微胫神经麻痹症状出现,给予其甲钴胺片口服后,症状得以缓解.结论 后pilon骨折采用经改良的后内侧入路联合支撑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推荐文章
后侧入路治疗复杂Pilon骨折
复杂Pilon骨折
后侧入路
复杂
内固定
经改良后内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
胫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内
外科手术
后内侧入路双支撑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钢板固定
后柱
膝关节功能
后内侧结合改良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的疗效
胫骨平台
三柱骨折
后内侧入路
前外侧入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探讨经改良的后内侧入路联合支撑技术对后pilon骨折的疗效
来源期刊 系统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后pilon骨折 改良 后内侧入路 支撑技术 联合应用
年,卷(期) 2020,(1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系统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8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368/j.cnki.2096-1782.2020.16.04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9)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6(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7(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9(13)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6)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后pilon骨折
改良
后内侧入路
支撑技术
联合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系统医学
半月刊
2096-1782
10-1369/R
16开
北京市100086信箱16分箱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4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94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