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生石膏性寒,则具清热之功;其味辛,主散,则具透邪外达之功;其入肺胃经,主治中上二焦热证,而不侵及下焦.石膏虽味辛,具有透散之性,但它与其他普通的寒凉药同样具有质重沉降之性,石膏沉降之性能折上逆之气使之下行,从而起到凉降的作用.生石膏的清透及凉降之性在临床应用中往往是同时发挥,二者不可分割,也正因如此,生石膏在热病中的使用非常广泛,深受医家推崇.
推荐文章
生石膏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生石膏
临床运用
经验
儿科疾病
朱世增
磷再生石膏、脱硫再生石膏热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变化研究
磷再生石膏
脱硫再生石膏
热性能
力学性能
机理
石膏非大寒之品
生石膏
性味
药理
清热作用
重镇安神
五苓散方名探讨
五苓散
伤寒杂病论
方名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方晓苓 —— 谈生石膏之清透凉降之性
来源期刊 中医临床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生石膏 清透之性 凉降之性 方剂
年,卷(期) 2020,(16) 所属期刊栏目 方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2.7
字数 36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860.2020.1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鹏斐 28 30 4.0 4.0
2 方晓苓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石膏
清透之性
凉降之性
方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临床研究
旬刊
1674-7860
11-5895/R
16开
北京市昌平区102218-59信箱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83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868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