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中国民间疗法       
摘要: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结合栀子豉汤加味治疗气郁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8例气郁发热患者,随机分为耳穴压豆组和中药结合组,每组29例.耳穴压豆组取内分泌、肝、肾、脾、皮质下、交感等穴,春夏季压豆保留2~3 d,秋冬季保留3~5 d,双侧耳穴压豆交替进行.中药结合组在耳穴压豆治疗基础上给予栀子豉汤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后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药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27/29),高于耳穴压豆组的82.8%(24/29).耳穴压豆组无明显不良反应,中药结合组出现腹部不适、泄泻等症状1例,未给予特殊处理,症状自行消失.结论:耳穴压豆结合栀子豉汤加味治疗气郁发热,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耳穴压豆,值得临床推广.
推荐文章
浅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气郁质原发性失眠的疗效观察
原发性失眠
气郁质
浅针
耳穴压豆
临床疗效
二仙汤加味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疗效观察
绝经前后诸证/中医药疗法
二仙汤加味/治疗应用
耳穴贴压
加味栀子豉汤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
抑郁症
加味栀子豉汤
盐酸氟西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耳穴压豆结合栀子豉汤加味治疗气郁发热的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民间疗法 学科
关键词 气郁发热 内伤发热 耳穴压豆 栀子豉汤
年,卷(期) 2020,(19) 所属期刊栏目 特色疗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5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621/j.cnki.11-3555/r.2020.192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郁发热
内伤发热
耳穴压豆
栀子豉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民间疗法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