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对I类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此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我院某科室收治的171例I类手术切口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住院资料和感染相关因素等临床资料,对I类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在171例I类手术切口患者中,4例发生切口感染,I类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2.34%.对此4例患者的耐药性进行分析,发现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及阿莫西林等对患者的病情并无明显治疗作用.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营养状况、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切口置管情况、手术史、BMI及是否具有慢性疾病,对I类手术切口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均有一定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11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疾病、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尿管插管时间、中心静脉插管时间、手术史、BMI均为Ⅰ类手术切口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因素中,患者是否具有基础疾病、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尿管插管时间3项因素对感染的影响同其他因素相比差异更加显著(P=0.000<0.01).结论 I类手术患者应采取积极措施控制其术后切口感染风险,对患者术后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争取尽早拔除不必要的导管,最大程度地减少交叉感染风险,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推荐文章
普通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术后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菌
耐药性
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情况分析
Ⅰ类手术切口
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泌尿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学特点及预防
泌尿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病原学
耐药性
预防
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剖宫产手术
切口感染
相关因素
预防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I类切口感染病原学特点及感控相关因素调查
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医生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房肿块 腹股沟疝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病原学
年,卷(期) 2020,(22) 所属期刊栏目 工作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15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473.6|R47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8)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4(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5(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6(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7(3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8(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9(10)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房肿块
腹股沟疝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病原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现代医生
旬刊
1673-9701
11-5603/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楼(大成国际中心B座)708-3室
80-611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65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5611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