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相关新型技术与材料更新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有机发光二极管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也是重点研究内容和方向,与以往荧光、磷光材料相比,热致延迟荧光材料具有显著的优势,器件中的量子效率理论可达100%.热延迟荧光材料属于有机小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对稳定,通常不需要与金属配位,使得其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进一步开发与研究新型热致延迟荧光材料有着重要的意义.三嗪属于电子传输功能基团,其性能非常好,因具备很强的化学与光热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光电子领域,以三嗪类化合物M1为主体材料,制备了相应的绿色与蓝色磷光期间,并深入探究了其电致发光性质,两者均有高效的性能,数据显示,M1可作为发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当中,其主体材料性能也比较突出.
推荐文章
新型吲嗪三联吡啶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
Heck偶联反应
三联吡啶
吲嗪
合成
荧光响应
四苯基吡嗪的微波合成
苯偶姻
四苯基吡嗪
微波辐射
合成
四甲基吡嗪多元醇及其乙酸酯的合成
四甲基吡嗪
2
3
5-三乙酰氧甲基-6-甲基吡嗪
2
3
5
6-四乙酰氧甲基吡嗪
2
3
5-三羟甲基-6-甲基吡嗪
2
3
5
6-四羟甲基吡嗪
合成
新型四甲基吡嗪酯类衍生物的合成
四甲基吡嗪
氮氧化物
乙酰化产物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嗪和吡嗪类热致延迟荧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
来源期刊 化工设计通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热致延迟荧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 三嗪 双偶极主体材料
年,卷(期) 2020,(8) 所属期刊栏目 新材料与新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8
页数 2页 分类号 TN383.1
字数 233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特 2 0 0.0 0.0
2 万国君 2 0 0.0 0.0
3 徐瑜璘 2 0 0.0 0.0
4 张世才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致延迟荧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
三嗪
双偶极主体材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设计通讯
月刊
1003-6490
43-1108/TQ
大16开
长沙市韶山中路398号
42-52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159
总下载数(次)
65
总被引数(次)
147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