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肝硬化再生结节(RN)诊断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本院接收的肝硬化再生结节患者,共30例.患者在放射科进行影像学检查,先行CT检查,再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主要行脂肪抑制的T1WI和T2WI以及DWI序列扫描.记录两种检查的方式检出例数,对比诊断符合率.分析核磁共振成像的特点,指出核磁共振中T1WI和T2WI信号表现强度,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30例肝硬化再生结节患者采用CT检查,检出21例,诊断符合率为70.00%,采用核磁共振检查时,检出29例,检查符合率为96.67%,对比差异明显(P<0.05).肝硬化再生结节T1WI多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而T2WI多为低信号,DWI未见弥散受限.增强扫描与周围正常组织强化相似呈等信号改变,如合并癌结节,T1WI多为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多高信号,DWI弥散受限,动脉中晚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强化减弱.结论 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检出率较高,诊断效果明显优于CT,并且可以鉴别肝硬化结节的恶性程度,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价值较高,可在肝硬化诊断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