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民间疗法       
摘要:
目的:观察清肝健脾法治疗脾虚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脾虚痰瘀互结型NAS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清肝健脾法基本方治疗,连续治疗 6个月.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适当合理运动、控制饮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肝功能[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血脂[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空腹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指数(BMI)、游离脂肪酸(FFA)、脂联素(ADP)、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上腹部B超、肝脾 CT比值及受控衰减参数(CAP)值.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倦怠乏力、右胁闷胀或疼痛、腹胀、痰多、口黏腻、纳差、便溏积分,ALT、AST、GGT、TC、TG、FFA水平及 CAP 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肝脾CT比值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倦怠乏力、右胁闷胀或疼痛、腹胀、口黏腻、便溏积分,HOMA-IR、AST、ALP、GGT、TG、TC、FFA、TNF-α水平及 CAP 值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HDL-C、ADP 水平及肝脾CT比值高于对照组(P<0.01或 P<0.05).治疗 3、6个月后,两组患者脂肪肝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高于对照组的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肝健脾法基本方治疗脾虚痰瘀互结型NASH,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肝功能、脂代谢及糖代谢,提高肝脾 CT比值,降低肝脏脂肪浸润,疗效确切.
推荐文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观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痰瘀互结
中西医结合
肝功能
还原型谷胱甘肽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中药
清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观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清脂汤
肝功能生化指示
血脂指标
症状
脂肪细胞因子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脂肪细胞因子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脂肪性肝硬化
胰岛素抵抗
发病机制
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40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疏肝健脾方药
TNF-α IL-6
临床观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清肝健脾法治疗脾虚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40例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民间疗法 学科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脾虚痰瘀互结证 清肝健脾法 脂代谢 糖代谢
年,卷(期) 2020,(21) 所属期刊栏目 特色疗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75.1|R256.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621/j.cnki.11-3555/r.2020.21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珊 4 0 0.0 0.0
2 林雪梅 1 0 0.0 0.0
3 唐玉琴 2 0 0.0 0.0
4 杨将领 3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0)
共引文献  (696)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3(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4(4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5(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16(4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17(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8(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9(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脾虚痰瘀互结证
清肝健脾法
脂代谢
糖代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民间疗法
半月刊
1007-5798
11-3555/R
大16开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科创十三街31号院8号楼3层
1993-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2314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