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壮药肾蕨进行整体系统的生药学研究,了解牡药肾蕨各个部位的基本显微结构.初步检测肾蕨的有效活性成分.为肾蕨的药理学研窥和药用价值的发掘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对肾蕨全草进行组织切片、粉末的显微鉴定,同时根据肾蕨药用部位不同分别进行理化鉴定.结果 块茎的横切面类圆型,维管束周韧型.叶柄横切面类似心型,表皮外包被角质层,周韧维管束,木质部U字形.叶下表皮气孔不定式.叶横切面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分化不明显.粉末中可见纤维、皮层细胞、具缘纹管胞、叶下表皮细胞、鳞叶表皮细胞、薄壁细胞.理化结果表明肾蕨可能含有还原糖、多糖和苷类、酚类化合物或鞣质、黄酮类、皂苷、强心苷、内脂、香豆素及苷类以及挥发油等化学物质.结论 可以为保证肾蕨用药准确和正确鉴定提供参考依据并对该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珠子草生药学研究
珠子草
生药学
理化鉴别
壮药藤茶的生药学鉴别研究
藤茶
原植物鉴别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薄层色谱法
生药学
关于生药学教学法的研究
生药学
教学方法
效果
壮药狮子尾的生药学研究
狮子尾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壮药肾蕨的生药学研究
来源期刊 广东化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肾蕨 显微鉴定 理化鉴定
年,卷(期) 2020,(14)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5,3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9
字数 230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君 20 57 5.0 6.0
2 卓燊 31 57 4.0 5.0
3 杨丽金 1 0 0.0 0.0
4 郑艺哲 1 0 0.0 0.0
5 解燕青 1 0 0.0 0.0
6 黄碧琴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肾蕨
显微鉴定
理化鉴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化工
半月刊
1007-1865
44-1238/TQ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
46-211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195
总下载数(次)
75
总被引数(次)
740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