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下颌末端游离缺失的可摘局部活动义齿采用混合支持式,在咬合力负荷作用下,基牙的牙周膜和牙槽嵴黏膜可相应产生不同的移动量.有报道显示牙周膜与牙槽嵴承托区黏膜的生理活动范围分别约为0.03mm和0.14~0.35mm,而在受压作用下活动范围可增加5~10倍[1].因此,临床上对于此类活动义齿的功能性取模尤为重要.
推荐文章
缓冲型套筒冠义齿与传统可摘义齿的临床效果评价
缓冲型套筒冠
传统可摘义齿
咀嚼效率
临床效果
临床路径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游离端牙列缺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义齿,局部,可摘
临床路径
远中游离端
牙列缺失
修正模型印模技术对模型游离端形态及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
口腔印模技术
远中游离端
牙列缺损
可摘局部义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下颌游离端可摘局部活动义齿的功能性取模方法分析
来源期刊 医药前沿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可摘局部活动义齿 功能性印模 末端游离缺失
年,卷(期) 2020,(15) 所属期刊栏目 综合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0-201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8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赛 5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可摘局部活动义齿
功能性印模
末端游离缺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药前沿
旬刊
2095-1752
13-1405/R
16开
北京市100026信箱45分箱
18-40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02
总下载数(次)
70
总被引数(次)
6756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