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又呈吴郎》是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入选了中学语文教材,算得上是杜甫名作.诗曰: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很多人认为,《又呈吴郎》表现了杜甫对底层民众深深的同情,可视为杜诗之"人民性"、杜甫之为"人民诗人"的证据.我认为,这句话的前半部分问题不大,也就是说,杜甫对底层民众抱有同情心是真的,但这种同情心与杜诗之"人民性"、杜甫之为"人民诗人"根本扯不上关系,因为杜甫对底层民众的同情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同情、缺乏尊重的同情.
推荐文章
临证贵博、贵精、贵识、贵活——吴惟康学术思想探微
吴惟康
学术思想
暴盲
灯笼热
小儿高热
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分析
杜甫诗歌
忧患意识
儒家思想
时代性
浅谈记者的平民意识
平民意识
平民视角
人格平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居高临下的同情 ——杜甫《又呈吴郎》读后
来源期刊 人文之友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0,(22) 所属期刊栏目 人文鉴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4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欧夏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文之友
半月刊
2096-4684
51-1778/G0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敬业路108号T区2栋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42
总下载数(次)
108
总被引数(次)
6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