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血浆输注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血浆输注过程的临床监测提供帮助.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各科室治疗过程中输注血浆的患者150例,在患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前、输注FFP 200ml、输注FFP 400ml状态时对患者进行常规凝血四项指标检测和TEG检测,分析患者凝血四项指标、TEG指标及输血相关临床事件发生率差异性;评价TEG指标与常规凝血四项指标相关性.结果:①在患者的TEG指标观察比较中,随着FFP输注量的增加,患者的凝血反应时间(γ)、血浆凝固时间(κ)依次降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FFP输注量增加,患者的血栓形成振幅(MA)、Angle角、凝血综合指数(CI)值均逐步增加,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检测中,随着患者FFP输注量的增加,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均依次降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则依次增加,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中,TEG指标中的γ、κ与PT、TT、APTT呈正相关性,与FIB呈负相关性.TEG指标中的MA、Angle角、CI与PT、TT、APTT呈负相关性,与FIB呈正相关性.结论:随着患者血浆输注量的变化,患者TEG各项指标变化趋势与凝血四项指标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对于血浆输注患者进行TEG监测将有助于判断患者的血浆输注状态,可以减少患者血浆输注后不良输血事件的发生率.
推荐文章
探讨血栓弹力图在血浆输注中的应用
血栓弹力图
血浆输注
应用
血栓弹力图在老年患者新鲜冰冻血浆输注过程中的作用
老年
血栓弹力图
新鲜冰冻血浆
血液成分输注
凝血
血栓弹力图在血浆输注中的应用
血栓弹力图
新鲜冰冻血浆
输血
凝血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栓弹力图对血浆输注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探讨
来源期刊 医药前沿 学科
关键词 血浆输注 血浆弹力图 凝血四项指标 相关性
年,卷(期) 2020,(3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7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7)
共引文献  (6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7(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浆输注
血浆弹力图
凝血四项指标
相关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药前沿
旬刊
2095-1752
13-1405/R
16开
北京市100026信箱45分箱
18-40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02
总下载数(次)
70
总被引数(次)
6756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