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武旦,旦行的一种。大多扮演勇武的女性,如武将和江湖人物中的各类女侠,表演上重武打和绝技的运用,昆剧原无 武旦这一行,清代中叶后,随着剧种的衰弱,各职业昆班为求生存,逐渐吸收高腔和京剧中“金戈铁马”一类武戏,武旦这一行 当也应时而生,武旦的特点有三:一是跷功,二是打出手,三是靠旗,在过去,武旦和其它旦角行当的区别,主要是“踩跷”和“打 出手”。武旦在表演翻、打、扑、跌时,都是踩跷的,“打出手”时更是必须踩跷。在脚上绑上木头作的假脚,练得和真脚一样 的运用自如,没有长时间地刻苦锻炼是不行的,武旦的跷功比起武生的厚底功,难度要大一些,如果踩跷的功夫练不好,就无法 完成武旦行当所规定的各种表演技巧。练跷首先要练习绑跷。开始练跷时是走不了路的,要扶着墙,拄着棍走。走路时脚和腿都 不能直,要练两个多月的时间才能不扶墙走路。以后要开始练站和跑圆场。跷功和芭蕾有相同的地方,腿部和脚腕子都要绷直, 最忌“三道弯”,就是脚腕子不直,弓腿,撅屁股。踩跷要求三直:腰直、脚直、腿直,保持假脚的脚尖落地,还不能是八字脚。 不允许假脚朝天,更不允许真脚落地,那样看起来很像小腿骨折。这点又和芭蕾有所不同,芭蕾是可以脚跟落地的。
推荐文章
例谈学生学习评价的技巧性
学习评价
技巧性
评价语言
评价尺度
评价方法
关于戏曲表演的技巧性分析
戏曲表演
技巧性
唱念做打
关于定积分计算中的技巧性
定积分
计算
方法
技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谈武旦的技巧性
来源期刊 文学少年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武旦 戏剧 技巧
年,卷(期) 2020,(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0032-0032
页数 1页 分类号 J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琪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武旦
戏剧
技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学少年
旬刊
1003-7640
21-1038/I
沈阳市皇姑区鸭绿江街53号
8-159
出版文献量(篇)
21117
总下载数(次)
11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