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根据不明原因发热(FUO)疾病的病因诊断情况,分析有效、合适的药物,并在临床治疗中验证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我院住院部发热患者182例,基于无菌的原则,采患者静脉血,同步培养细菌L型、需氧菌、厌氧菌等菌类群,采用直接测试复数菌类群的方法,分析患者的病理,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根据患者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并给予静脉注射的方式治疗.结果 该方法所测得发热患者最高40.3℃,最低37.3℃,平均温度(38.4±0.7)℃;药物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的最长用时为29d,最短5d;统计治愈标准出院分类第一诊断(并发症列后)患者数量,细菌L型类共165例,复数败血症共17例.结论 182例由FUO的诊断中,发现患者的血液被病原菌感染后,会出现细菌L型败血症或复数菌败血症是有关的,需要针对此类病症进行药物治疗.
推荐文章
血清G-CSF检测在小儿发热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血清G-CSF
发热性疾病
鉴别诊断
不明原因发热性疾病的病因与诊断方法分析
发热,原因不明
诊断
回顾性研究
不明原因发热229例病因诊断
发热,原因不明
病因
感染
结缔组织疾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发热性疾病的病因诊断与治疗
来源期刊 健康必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发热性疾病 病因 诊断 治疗
年,卷(期) 2020,(24)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
页数 1页 分类号 R441.3
字数 353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韶橘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发热性疾病
病因
诊断
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健康必读
旬刊
1672-3783
43-1386/R
大16开
长沙市马王堆南路80号
42-119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813
总下载数(次)
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