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前,我国研究艺术创作与艺术作品的关系、中西方艺术作品差异、艺术家心理角度研究艺术创作的论文很多。本文 意在研究艺术作品内容和主题带给观者心理影响的角度(回味空间),结合西方美学研究的理论,使得更多想致力于艺术创作的 人能对艺术作品心理影力加以合理的控制,更好的结合创作主体的心理偏好和创作状态,创作出更加让人回味的艺术作品。 “人类在圣洁的神秘里悔罪,目睹一副美颜,形容神圣或是某种无形的东西,首先便暗暗觉得毛骨悚然,内心引起无名的敬畏: 将这仪容看成是神明,等到美的作用通过他们的双目深入他们的心魂。灵魂的双翅也受到润泽,借以保藏种子的那种硬度也就消 失了,于是化为玉露的翅膀后跟里发涨起来的那些种子就从灵魂里挣脱出来。”这就是艺术带给人们的那种莫名的力量。这种力 量从何而来呢?如何能控制这种力量呢? 结合应加登和奥尔德里奇的观点,审美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这样的三个阶段:准备阶段、高潮阶段、回味阶段。这三个阶段 即观者接受艺术作品的三个主要阶段。
推荐文章
艺术作品哲学解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艺术作品
哲学解读
可能性
必要性
艺术作品的哲学解读是一种享受
艺术作品
哲学解读
自由
密玉俏色雕刻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分析
密玉
俏色雕刻
艺术作品
艺术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艺术作品中内容的亲近性和主题的永恒性对艺术作品所营造的回味空间的影响
来源期刊 文学少年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艺术 审美 艺术作品
年,卷(期) 2020,(2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0039-0039
页数 1页 分类号 J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嘉庆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艺术
审美
艺术作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学少年
旬刊
1003-7640
21-1038/I
沈阳市皇姑区鸭绿江街53号
8-159
出版文献量(篇)
21117
总下载数(次)
11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