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孔子的诗教观受西周时代的诗教传统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扬弃了旧的传统,形成了他独特的教育方法,同时也影 响了当代的“诗教”。作为孔子诗教观根本原则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中每一部分有其内在联系和逻辑顺序,在教育 实践的过程中暗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作为文学文本论的“兴、观、群、怨”表达了孔子对文学的社会性作用的阐释,在此孔子 建构了诗歌的社会功能理论,其中也体现了孔子浓厚的人文关怀。
推荐文章
孔子与《诗》
孔子
<诗>
编辑思想
选择标准
编辑工作
对孔子"文质观"的再认识
孔子
文质观
再评价
论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
教育对象
教育目标
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
论孔子之“人性论”
孔子思想
人性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孔子的诗教观
来源期刊 文学少年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孔子 诗教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兴观群怨
年,卷(期) 2020,(2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0051-0052
页数 2页 分类号 I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烨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10 148 2.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孔子
诗教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兴观群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学少年
旬刊
1003-7640
21-1038/I
沈阳市皇姑区鸭绿江街53号
8-159
出版文献量(篇)
21117
总下载数(次)
11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