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排入环境后的禽类粪便不仅会造成水体和土壤环境污染,且其携带的致病菌对人类健康也存在潜在危害,因此快速准确地识别并控制粪便污染源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微生物溯源(Microbialsourcetracking,MST)技术可以利用分子标记物识别人和不同动物的粪便污染,从而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控制粪便污染。鉴于禽类粪便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多的禽类MST标记物被开发并用于禽类的粪便污染溯源研究。归纳总结了多种禽类(如鸡、鸭、鸽子、海鸥、加拿大雁和沙丘鹤等)MST分子标记物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重点综述了禽类分子标记物的基因来源,包括细菌16SrRNA基因、线粒体DNA和功能基因等。其中,细菌16SrRNA基因在标记物设计中的应用最为广泛,源指示菌主要包括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及其家族成员;以cytb基因、ND5基因、16SrRNA基因和ND2基因等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为设计来源的禽类MST标记物在溯源研究中指示效果最好,具有很大的应用潜能;使用功能基因作为设计来源的禽类MST标记物种类较少,且均表现出较低的敏感性,但是将功能基因作为MST标记物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对多种禽类标记物指示效果的比较,能为科研人员快速选择禽类标记物时提供一定的参考。此外,还对禽类MST技术的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其在我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MST技术在我国环境质量监测领域中的发展和应用。
推荐文章
水体粪便污染的线粒体DNA溯源研究
粪便污染溯源
线粒体DNA溯源
微生物溯源
聚合酶链式反应
巢式PCR
定量PCR
基因芯片
分子标记技术在黑麦研究中的应用
黑麦
分子标记技术
简单重复序列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分子标记技术在牡蛎遗传育种中应用研究进展
分子标记
牡蛎
遗传多样性
遗传图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分子标记物在禽类粪便污染溯源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微生物溯源 粪便污染 禽类标记物 家禽和野鸟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6-1014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200321063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生物溯源
粪便污染
禽类标记物
家禽和野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