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
壮族民间师公教的师公们在举行法事仪式、履行其职能时,都要穿戴师服、三元帽、面具等特殊的装束,并使用神画像及蜂鼓等形形色色的特殊法具.这些器物经过"开光"后,本身便具有了神化的意义,而师公对它们的使用,则是对其固定意义的延伸和发挥,从而使仪式的意义更加丰富和完善,构成一个完整的行为体系.
推荐文章
壮族师公信仰习俗及其社会价值浅析
壮族
师公
信仰
社会价值
民间竹器物的形式特征及本原思想研究
民间竹器物
民间工艺
本原思想
现代设计
设计伦理
开展壮族民间体育游戏促进家园关系和谐发展
体育游戏
家园关系
和谐发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壮族民间师公教仪式中所用之器物及其圣化
来源期刊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壮族 师公教仪式 器物 开光原则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113
页数 5页 分类号 K89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5227.2001.03.02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壮族
师公教仪式
器物
开光原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2096-7349
45-1410/C
大16开
南宁市明秀东路175号
1973-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214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