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王焘收录整理《伤寒论》以后,经过历代长安医家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探索,《伤寒论》在三秦大地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和传承发展.在历代研究运用伤寒学说的长安医家中,有伤寒研究专著传世和载入史册的医家有元代王履、明代刘纯、杨珣、刘智,清代陈尧道、王梦祖、白衍、张炯、王鼎,近代黄元御、麻瑞亭、成友仁、米伯让、杜雨茂等.由于他们的研究探索,实践总结,代代相传,使伤寒学说成为长安医学传承发展的一条主线,彰显了长安医学源远流长的强大生命力.
推荐文章
长安医学的传承与发展
长安医学
孙思邈
学术流派
传承发展
张学文
郭诚杰
雷忠义
秦汉之际医学流派的传承与《伤寒杂病论》的奠基
秦汉之际
医学流派
传承
伤寒杂病论
伤寒学、《伤寒论》与《伤寒论》学
张仲景
伤寒学
伤寒论
伤寒论学
生态翻译学视野下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生态翻译
陶瓷文化
传承与发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安医学伤寒学的传承与发展
来源期刊 陕西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长安医学 伤寒论 伤寒学家 学术贡献 传承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述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2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369.2021.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永学 127 551 14.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长安医学
伤寒论
伤寒学家
学术贡献
传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中医
月刊
1000-7369
61-1105/R
大16开
西安市西华门2号
52-2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16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09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