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围刺对张力性小鼠模型术后增生性瘢痕的修复作用.方法:选取4周龄雌性清洁级小鼠90只,使用机械张力诱发增生性瘢痕.造模完成后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曲安奈德治疗组)和观察组(围刺治疗组).治疗结束后处死小鼠,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VEGF和Ⅰ型胶原蛋白免疫荧光检测等.结果:成功采用机械张力诱发增生性瘢痕模型.观察组小鼠瘢痕组织修复效果与对照组相当,真皮层厚度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鼠瘢痕组织中的I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且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小鼠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刺对张力性小鼠模型术后增生性瘢痕修复作用显著,其作用可能与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推荐文章
机械张力诱发小鼠增生性瘢痕的实验研究
机械张力
增生性瘢痕
毛囊再生
Elesclomol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的作用
Elesclomol
增生性瘢痕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胶原蛋白
兔耳
丹参酮ⅡA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形成的影响
丹参酮ⅡA
增生性瘢痕
动物模型
A 型肉毒毒素对增生性瘢痕影响的研究进展
A型肉毒毒素
增生性瘢痕
转化生长因子β1
胶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围刺对张力性小鼠模型术后增生性瘢痕的修复作用
来源期刊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修复 围刺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19+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9664.2021.01.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增生性瘢痕
修复
围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9664
44-1710/R
16开
广州市东风西路195号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1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5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