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不同文明“样态”在同一“样式”语境中,在历时和共时的时空中实现无障碍、无差别对话、交融,这是丝路文化历史长河中的经典镜头,也是文明互鉴的典型案例。十八世纪中叶,中国乐器——笙西去到欧洲,刚刚进入到浪漫主义时期的欧洲大地,工匠们根据自由簧的发音原理研制了不同类型的手风琴。一百年后,这件被西方人称其发生原点在中国的乐器,又以各种不同方式回流故里并且再次枝繁叶茂地生长,还以其独有的方式承载起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不可替代的使命。
推荐文章
中职手风琴教学研究
手风琴教学
演奏
伴奏
延吉手风琴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手风琴
发展概况
现状分析
手风琴的歌唱气息--浅谈风箱的运用
手风琴
风箱的运用
抖风箱
颤风箱
弹性风箱
手风琴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
手风琴
小学音乐课堂
可行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借“道”而“生”——中国笙的西去与手风琴的东来
来源期刊 新疆艺术:汉文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浪漫主义时期 发音原理 中西文化交流 手风琴 自由簧 丝路文化 无障碍 不可替代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9
页数 7页 分类号 J6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浪漫主义时期
发音原理
中西文化交流
手风琴
自由簧
丝路文化
无障碍
不可替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艺术(汉文)
双月刊
2095-8315
65-1297/J
大16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友好南路716
58-6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4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