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地球科学进展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深埋煤田区地表主要有沙漠、基岩台地和黄土沟壑等地貌类型,沙漠区工作面涌水量比其他地貌区大1~2个数量级。为了查清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补给水源、导水通道和充水强度的控制要素,从地形地貌和地质沉积方面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漠地貌地势平缓,降水入渗系数大,第四系厚度大、富水性强,为下伏含水层提供了丰富的补给水源;基岩台地和黄土沟壑地貌,地形起伏大,降水入渗系数极小,浅部地层富水性极弱,是下伏含水层补给能力较弱的水源。陆相沉积形成的砂泥岩互层结构,不存在区域性稳定隔水层,各层段均属于弱—中等富水性含水层,3个矿井的白垩系含水层水位下降了20~130m,证明浅部与深部含水层存在较密切的水力联系。煤层顶板主要发育七里镇砂岩和真武洞砂岩含水层,为厚度较大的中粗砂岩段,直接充水含水层地质沉积条件相似,但是沙漠区工作面顶板钻孔水量、累计预疏放水量和采空区涌水量均远大于其他地貌区,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主要受地貌控制,深部含水层的水源为大气降水和第四系含水层。沙漠地貌区的不同矿井,工作面顶板钻孔水量、累计预疏放水量、采空区涌水量也存在较大差异,该差异与直接充水含水层厚度和岩性等有关,反映了地质沉积条件也是控制含水层富水性的重要因素。地形地貌和地质沉积是控制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和工作面涌水量的关键要素。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河流相沉积证据
鄂尔多斯盆地
东北
二叠纪
河流相
沉积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油气化探方法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
天然气藏
地球化学勘探
方法
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物源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
晚古生代
碎屑岩气藏
物源分析
来源
物源区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盖层构造裂缝特征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
构造
裂缝(岩石)
沉积(地质)
奥陶纪
三叠纪
侏罗纪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深埋区“地貌—沉积”控水关键要素研究
来源期刊 地球科学进展 学科
关键词 “地貌—沉积”控水 鄂尔多盆地 深埋煤田区 地貌类型 水力联系
年,卷(期) 2021,(null)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3-530
页数 7页 分类号 P64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67/j.issn. 1001-8166.2019.05.052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貌—沉积”控水
鄂尔多盆地
深埋煤田区
地貌类型
水力联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科学进展
月刊
1001-8166
62-1091/P
大16开
198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6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090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