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使用"地理探测器(GeoDetector)"对亚热带红壤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结果可为当地森林生态修复和侵蚀模型完善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龙门溪小流域森林调查数据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利用地理探测器探测不同生态修复措施和环境因素对针叶纯林坡面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及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对比中幼龄针叶纯林,补植阔叶树使针阔混交比例为7:2可减少46%的径流量和76%的泥沙量,生态修复效果较好。对重侵蚀区"老头树"少量施肥难以产生效果。(2)影响坡面径流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是:降雨因子(0.53),土壤容重、林分密度、灌草层盖度、树高和针阔比(均在0.08左右);影响泥沙流失的因素依次是:地表径流量(0.84),降雨因子(0.2),林分密度、土壤容重、灌草层盖度、土壤含水率、灌草层生物量(均在0.12左右)。(3)各影响因素交互后主要呈增强作用;林分密度、灌草层盖度和土壤容重还可与其他因子产生强烈非线性增强作用(交互后影响力>0.9),是在森林修复和模型参数优化时需重点关注的对象。
推荐文章
亚热带红壤区生态退化及生态恢复研究综述
亚热带红壤区
生态退化
恢复与重建
亚热带花岗岩侵蚀红壤的生态退化与恢复技术
花岗岩
红壤
侵蚀
退化
生态恢复
《亚热带水土保持》性质及学科分类
《亚热带水土保持》
期刊分类
学科
性质
文献数量
南方红壤区不同植被措施坡面的水土流失特征
南方红壤区
植被措施
水土流失
径流量
泥沙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生态修复措施和环境因素对亚热带红壤区针叶纯林坡面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降雨 径流量 泥沙量 径流小区 地理探测器 交互作用
年,卷(期) 202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13-4922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200115012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降雨
径流量
泥沙量
径流小区
地理探测器
交互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相关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popss-cn.gov.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马列·科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