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甜荞极易倒伏, 而株高和茎粗是影响甜荞倒伏的重要性状。以高秆健壮品种酉荞2号和矮秆纤细品种乌克兰大粒荞为亲本配制正、反交组合, P1、P2、F1、B1、B2和F2群体株高和茎粗的遗传分析表明, 株高和茎粗的最适遗传模型均为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株高正交组合中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均为1.39, 显性效应分别为6.59和7.91, B1、B2和F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分别是45.73%、63.49%和81.12%, 多基因遗传率分别是27.41%、0.95%和0; 反交组合中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均为1.63, 显性效应分别为7.03和4.19, B1、B2和F2群体中主基因遗传率是41.51%、66.18%和81.81%, 多基因遗传率分别是11.19%、0和0。茎粗正交组合中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均为0.03, 显性效应分别为0.50和0.08, B1、B2和F2群体中主基因遗传率分别是37.26%、48.80%和72.10%, 多基因遗传率分别是11.18%、0和0; 反交组合中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均为0.15, 显性效应分别为0.30和0.16, B1、B2和F2群体中主基因遗传率是76.22%、47.12%和82.51%, 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0、14.53%和0。可见, 株高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在80%以上, 可在低世代进行选择; 茎粗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在80%以下, 采取合理的栽培措施可以提高荞麦抗倒伏能力。
推荐文章
烯效唑干拌种对甜荞茎秆抗倒性能的影响
甜荞
烯效唑
抗倒性能
形态特性
解剖结构
高结实、多蜜腺甜荞种质资源创新初探
高结实
多蜜腺
甜荞
种质
筛选
红麻株高与茎粗性状的动态发育遗传分析
红麻
株高
茎粗
发育遗传
遗传效应
甜荞品系的产量相关因素分析
甜荞品系
产量
相关因素
灰色关联度
性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甜荞株高和茎粗的遗传分析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甜荞 株高 茎粗 数量性状 遗传分析
年,卷(期) 2021,(8)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5-119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18.0118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甜荞
株高
茎粗
数量性状
遗传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