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化成,实现对电极的浸润及对电极材料进行充分激活.同时,在首次充电过程中,随着锂离子在负极的嵌入,电解液成分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形成一层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膜),以防止后续循环过程中电解液和锂离子的不可逆消耗,因此该技术对电池性能的意义非同寻常,化成的效果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后续性能表现,包括存储性能、循环寿命、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等.然而,对于电动汽车电池组中的每个单体电池,都需要耗时几天甚至几星期的化成和老化工序,导致较低的电池生产效率;大量的充放电设备、控温设备和环境空间提高了电池的生产成本;传统的化成方式无法完全满足容量,寿命和安全等高性能需求.目前已有很多研究通过优化锂离子电池化成技术来提高电池性能,降低化成时间,从而降低电池生产成本.本综述针对锂离子化成技术优化展开评述,介绍电池化成的意义、成本分析、各种技术参数和化成方法,并对未来的研究和改进方向进行展望.
推荐文章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废旧锂离子电池
回收技术
LiCoO2
LiFePO4
NixCoyMnz三元材料
锂离子电池成组安全技术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电池组
安全技术
锂离子电池组冷却技术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电池组
冷却技术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复合材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锂离子电池化成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储能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化成技术 固体电解质界面膜 生产效率 生产成本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储能材料与器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8
页数 9页 分类号 TM9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799/j.cnki.2095-4239.2020.027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9)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离子电池
化成技术
固体电解质界面膜
生产效率
生产成本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储能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2095-4239
10-1076/TK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1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5788
论文1v1指导